雲南白藥(000538)最新股價
史海鉤沉:用一條全新生產線換一台舊機器,行嗎?
來源:原創    
發布時間:2019-10-28    查看次數:108150
T瀏覽字號
分享到:

1973年初春的北京,依然沉浸在春節剛剛過完的喜慶中,國家圖書館裏一張不起眼的小桌子旁,兩位來自西南邊疆的求知者,正在仔細地研究著一本國外的機械雜誌。

他們如獲至寶,仿佛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認真翻譯琢磨。他們是誰?那本雜誌介紹了什麽?


國家圖書館﹒舊館


緣起一位患者的電話


時針撥回到1964年。昆明製藥廠的傳達室裏,響起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

接聽之後才知道,一位浙江的患者,因為希望快點好起來,沒按說明書要求,竟口服了整瓶雲南白藥散劑,引起了身體不適。在工作人員指導下,患者緊急灌入大量豬油催吐,解決了因過量服用導致的身體不適狀況。

當時考慮到人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特別是農村還有不少的文盲,為了讓患者更好地控製劑量,研發新劑型成為擺在了當時擔負了生產雲南白藥的任務昆明製藥廠五車間幹部職工麵前的問題。



昆明製藥廠五車間


當時可供選擇的劑型有兩種:一是壓片,技術成熟,生產成本低,但效率不高,產能受限;二是采用膠囊劑,成本較高,但是技術先進,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同時,膠囊打開後,散劑狀的雲南白藥照樣可以外用。經過再三權衡,廠裏最終決定選擇生產膠囊劑。

可是如何生產?生產之後會出現滯銷的情況嗎?

麵對種種質疑,職工們開始了不斷地嚐試,他們將膠囊殼的下部分一排排地固定在一個特製的金屬板上,固定好之後,依次填裝進雲南白藥,然後用刮板在金屬固定板上多次刮勻,再將裝好的膠囊從金屬固定板磕出來,最後將膠囊殼上部安裝到裝好散劑的下部,一粒雲南白藥膠囊就做好了。

新生產的雲南白藥膠囊,一經供應,立刻供不應求。這種情況讓大家格外興奮,因為走對了路,老百姓肯定了他們的努力。


雲南白藥膠


周總理特批50萬美元外匯


1971年,經過前一年周恩來總理的批示,雲南白藥廠正式建立了。麵對國家、患者對工廠的殷殷期待,同時也為了在中南半島戰爭中救死扶傷,如何大幅提升產能的問題,擺在了雲南白藥幹部職工麵前。

之前,人工裝填,步驟多、耗時長、強度大,工廠大部分人力資源都投入到了裝填膠囊上。有沒有更好的裝填方法?能不能實現機器生產?

“聽說國外已經實現了機械化,能不能找找國外的資料,看看國外有沒有合適的機器可以使用?”經人提議後,於是,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時任廠領導尹開德帶著技術科副科長周家礽,來到資料最齊全的國家圖書館,在浩如煙海的文獻中仔細查找替代人工裝填膠囊的新式機械。


尹開德  1971年


周家礽  2019年


終於,在一本國外雜誌上,找到了一種西德博世公司生產的新型膠囊灌裝生產線,采用衝壓式填裝及鋁箔封包,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可以滿足公司提升產能的需求。

要從國外購買機器,需要使用外匯,但是當時雲南白藥廠手中的外匯隻有十幾萬美元,而這台機器價值60餘萬美元,怎麽辦?

麵對外匯的缺口,雲南白藥廠逐級報批,向國家對外經貿部門提出申請,請示最終送達到周總理手中。

總理批示撥50萬美元外匯給雲南白藥購買機器。

在那個相對封閉,外匯奇缺的年代裏,國家為了給雲南白藥購買一台膠囊生產線,竟然一次性撥了如此大額的外匯,並且是周總理特批,簡直令人難以想象!


周恩來總理


接收到拆散的機器


1974年,博世公司的膠囊生產線運抵廣州口岸。雖然博世公司安排了一位工程師來到廣州,但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雲南白藥廠的相關技術人員並未能見到他。

當機器輾轉運到雲南白藥廠的時候,全都是拆散的零件,麵對這條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線,所有人都不知所措,怎麽安裝?如何使用?

在沒有生產廠商技術指導的情況下,白藥廠的技術工人對照機器說明書,逐詞逐句地研究推敲,審慎細致地弄懂說明書的內容,安裝好一部分就手動嚐試運轉一部分,再小心謹慎地通電嚐試。

終於在經曆了無數次試驗後,雲南白藥膠囊生產線正式投產了。



雲南白藥膠囊生產線


       這條生產線一共有兩個部分:膠囊填充和自動包裝。
其中,膠囊填充機為德國博世公司(Bosch)生產的GKF-1200型,長寬均為1.2米,高1.8米,每分鍾填充膠囊1200粒。機器分為3個部分,分別是:藥粉進料部、膠囊進料部和膠囊填充部。
機器采用多次柱壓填充計量模式,誤差率保持在±2%以內,同時,因采用密閉係統分裝,降低了產品的染菌率,減少了刺激性粉塵對操作工人呼吸道的影響。



德國博世公司GKF-1200型膠囊填充機


配套的自動包裝設備為德國大陸集團(Continental AG)生產的DPN722型泡罩自動包裝機,機身長3.8米,寬0.8米,高1.5米,泡罩成型溫度為500℃—550℃,熱封溫度180℃—210℃,每班生產30000板。

該機配有靜電消除、小型冷凍機組,其特有的電子記憶裝置,可以將出現漏裝膠囊的泡罩片自動剔除,在當時算非常先進的設備。



德國大陸集團DPN722型泡罩自動包裝機


雲南白藥的職工沒有辜負國家的期待,工廠產能迅速增加,截止2011年機器退役,共生產雲南白藥膠囊數百億粒,為國家創造了大量的稅收。

雲南白藥培養了一大批技術骨幹,有的甚至從學徒工走上了廠領導的崗位。



雲南白藥膠囊


解決包裝保險子的問題


問題總是解決一個又來一個。

雲南白藥自創製以來,就是散劑配上一粒保險子。而這台機器,隻能填裝雲南白藥散劑,不能將保險子同時裝填到位,怎麽辦?

白藥人不乏解決困難的勇氣,堅持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技術人員根據雲南白藥保險子的藥品特性以及這條生產線的性能,與北京市中藥機械修造廠合作,研發了專門生產保險子的乳缽機,實現保險子的機器搓丸。

通過技術創新,在國外公司的機器設備生產線中,成功導入國產機器,實現中外裝備的有機融合。



生產保險子的乳缽機


用一條全新生產線換一台舊機器,行嗎?


2005年,德國博世公司代表團參訪雲南白藥。在雲南白藥膠囊生產線上,他們發現自己公司上世紀70年代生產的設備依然正常地生產運行,感到非常驚喜。代表講,這個型號的機器,在全世界能正常使用的,目前隻有雲南白藥這台了。

這是博世公司對自身產品質量的自豪,對雲南白藥愛護設備、精心維護保養的致敬。

德國代表當場提出要用一條全新的最先進的生產線與雲南白藥換這台機器。

但是,這台機器作為雲南白藥第一台現代化意義上的生產設備,參與了雲南白藥由一個手工作坊發展壯大到工業化生產的曆程,傾注了一代又一代白藥人的情懷。顯然,已不是一台冰冷的機器,她承載有生命和情感。作為一個“老白藥”,從地球的另一端,不遠萬裏,來到中國,來到雲南,經曆了曆史的風雲和歲月的積澱,記錄了雲南白藥從小到大的征程,見證了雲南白藥的跨越式發展。自然而然,她已經成為雲南白藥的重要一員,是任何金錢或嶄新的生產線也不能換取的。

白藥接待人員回複道:這台舊機器已經成為雲南白藥與博世公司不可分割的曆史,就讓她留在雲南白藥吧,這樣能更好地證明雲南白藥與德國博世的友誼。

時光荏苒, 2011年,雲南白藥整體搬遷到了呈貢新的產業園區,在一流的廠房裏采用了更為先進的生產線。

這套依然完好的生產線,在完成了其使命後,被安放在雲南白藥博物館最顯眼的位置,默默地注視和激勵著永在征程中的白藥人,向無數參觀者訴說著激情奮鬥的歲月。


後記


2019年9月25日,雲南白藥健康產業園智慧工廠項目順利竣工暨試生產牙膏下線。這是按照工業4.0標準要求進行規劃、設計和建設,集成了先進理念、技術和設備,深度融合自動化和信息化的先進生產線,達到了能自我迭代的智能生產要求,具備了行業內的全球一流水準。

期間,智慧工廠項目再度聯手博世公司,建成雙方都滿意的項目,譜寫了全球企業攜手合作,互相交流,共同創造技術進步的典型案例。





雲南白藥健康產業園智慧工廠內景




【策劃、審改:子雲 】

【采訪統籌:如墨】

【執筆:赤乾、毛豆媽】

全國服務熱線 :

走進白藥

微信公眾
© 2018 All Rights Rserved 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滇)-非經營性-2022-0057
版權申明 隱私保護 滇ICP備05002333號 滇公網安備53011402000286號 技術支持:奧遠科技
網站地圖